第509页

海边气温可不比内陆,再说赶海也不急一时,于是一行人也跟着人流撤出沙滩回到村庄。

这次借宿的一户人家,院子离海滩其实不是很远。阳坡、地势比较平缓,站在院外还能欣赏到海景。

与整个渔村人家的海草房一样,这户人家的屋顶也是用海草晾干后,一层层的,铺就而成。

远远望去,整个渔村的屋顶都尖尖的,时间一久已成了一道灰褐色和暗黑色相间的风景,相当有地方特色。

一行人还没进院子,从这栋海草房里面冲出一对年约三十的夫妇俩人,也不去队院领肉,态度还忒热情。

尤其是这家大娘,留下男人招呼关有寿五人叙旧,她自己则连拉带扯地推着四小孩儿进屋。

不光是早早就腾出西屋,南北大炕上烧得热乎乎的,而且他们马车上的旧棉被也被折叠得整整齐齐铺在上面。

“冻坏了吧,赶紧上炕。”

对方家里的小孩不少,三男二女,其中有三位刚才赶海时就认识,这一下子全一股涌到西屋。

“快上来,等会咱们就能吃咸鱼饼子,我娘还熬了海鲜粥,很好喝的,我能一口气喝上三碗。”

“谢谢大娘。”

“谢啥,你爹他们跟你大爷都是打小就认识。快上炕,等吃饱暖和了,晚上让你大丫姐带你们去赶海。”

“大娘,晚上也能赶海啊?”

“今儿白天九点退潮,晚上九点也会退潮。吃了饭我带你们先去南面放几个鱼篓,没准能逮着大龙虾。”

“海子哥,你懂得好多啊。”

一群孩子们唧唧喳喳的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