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乱知道吗?”
“邵董现在不在港岛,外面再大的动静,我们都不能乱。”
金门大厦会议室,袁天帆出声制止了会议现场的杂乱之声。
在这间会议室内,几乎聚集了所有在港岛的鼎峰控股集团中高层以上成员。
他之所以如此如临大敌,是因为英国人终于忍耐不住动手了。
九月初谢利源金铺由于风险敞口过大,缺乏黄金储备,由于国际金价上涨,金铺入不敷出终于倒闭。
这原本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港岛有几千家金铺,偶有倒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是在9月26号,坊间突然传言谢利源金铺与恒隆银行关系密切,谢利源金浦倒闭,将直接影响恒隆银行的资金储存情况。
几大报社都报道了这个消息,于是在当天,港岛许多市民一窝蜂的拥挤到了恒隆银行门口,要求取款。
这么多人的取款,直接造成了对于恒隆银行的挤兑。
根据袁天帆掌握的消息,短短两天这些人就已经从恒隆银行提走了近一亿元港币存款。
这对于鼎峰这样的大行来说当然不算什么。
可是对于恒隆这么一家私人小银行,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当即,港英政府见缝插针宣布紧急接管恒隆银行。
这个苗头,无法不让人联想到1961年6月那场对于廖创兴银行的挤兑风潮。
从前期造势,坊间传言到挤兑风波,再到港府接管,出台银行监管条例。
流程几乎一模一样,改都没有改。
而这也正是鼎峰成员担心所在。
现在是银行业,那下一步是哪?
手握港府大权的英国人,能操作的事情太多了。
“英国人这是又要重演一次二十年前的旧事了。”
宋毅,这个一向沉默寡言,只把精力和目光投注在斯沃琪的鼎峰老人,此刻也忍不住说了一句。
“大哥,现在的港岛可不是二十年前的港岛,英国人也不能随意拿捏我们华人。”
年轻气盛的宋尧很不服气的说了一句。
的确,如他所说,现在英国人行事肯定要有所顾忌,尤其是现在还处在中英谈判的关口。
英国人就算是想要做什么,一定也会留有余地,免得被人抓住口舌在燕京的谈判上被拿出来做文章。
“各位.....先静一静。”袁天帆作为会议的主理人站出来,制止了无意义的争吵。
他站起身道:“现如今因为中英谈判,股市大跌,楼市大跌。闹出这么大的事情,中电都丢了,英国人不是泥雕木偶,他们肯定会有所应对,这些事情,其实都在邵董的意料之中。”
“你说的是真的?”宋毅瞪大着眼睛,十分讶异:“这些事情鼎少都预料到了?”
宋尧、徐浩文、管盛斌、李松仁这些鼎峰的中流砥柱全都朝袁天帆看去。
“是真的。”迎接着这些目光,袁天帆坦然道:“临行前,邵董单独嘱咐过我,他说英国人要怎么做是他们的事情,而我们,只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现下,最要紧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几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