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功亏一篑

流华录 清韵公子 3905 字 6天前

丑时将近,宛城的四周被寒风笼罩,仿佛天地间的温度都在这片战场上冻结。刺骨的寒意穿透了铠甲,灌入骨髓。战场上,数不清的火把散发着微弱的光芒,摇曳的火光如同鬼火般飘动,投射在城墙和战士们的身影上,带着一丝死寂的恐怖气息。

宛城的城墙,如同一座铁壁,坚不可摧地屹立在月光下。城头上的弓箭手们隐匿在夜色中,偶尔闪现的影子让人不禁心生寒意。月亮被云雾遮掩,昏暗的天际间,城墙的轮廓若隐若现,宛如一只猛兽,随时准备扑向即将到来的黄巾军。

张曼成站在黄巾军的阵营中,远远望着城头。月光在他的铠甲上反射出一层冷光,面容显得更加冷峻。他的双眼紧紧盯着城墙上的守军,心中却翻涌着不安的情绪。战事已经持续了数日,黄巾军不断进攻,号角声几乎没停过。但守军依旧屹立不倒,他本以为,在长时间的攻势下,守军已经疲惫不堪,应该会在此刻崩溃,然而事实却出乎他的预料。

时钟已经敲响,他设定的时刻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时辰。张曼成深吸了一口气,望向身旁的副将:“地道的进展如何?”

副将低下头,语气凝重:“大人,地道未能突破。敌人似乎有所防备,不仅封堵了入口,还埋下了陷阱,千余精锐都未能如期汇报。”

张曼成的眉头紧锁,心中闪过一丝错愕。他不愿相信这个消息,但理智告诉他,或许地道早已暴露,所有的准备都化为泡影。他的心情一阵沉重,但很快他又深吸了一口气,抚平了内心的波动。作为主帅,他必须保持冷静。如果他表现出丝毫的慌乱,那军心将彻底崩溃,黄巾军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将破灭。

“命令全军调整阵型,继续进攻。”张曼成咬牙低语,声音虽然平静,但内心的火焰已悄然燃起。他知道,唯一的出路就是硬攻,攻破宛城的城墙,他必须打破这个僵局。

与此同时,宛城的城头上,血腥的气息弥漫开来。黄祖和甘宁已经负伤,身上的甲胄被鲜血染红,刀枪交错,陷入了恶战。黄祖紧紧握着手中的剑,咳嗽了几声,血从他嘴角渗出,顺着下巴流到胸前。“祖兄,你坚持得住吗?”甘宁气喘吁吁,面色苍白,眼神却依然坚定。

黄祖擦去嘴角的血迹,沉声道:“我能坚持,宛城若失,南阳郡便无立足之地!”

甘宁紧握长枪,站在黄祖身侧,目光始终紧盯着城下的黄巾军。每一波进攻都如同狂风骤雨,敌人死死地扑向城墙,城头上不断响起兵器碰撞的声音。敌军的号角声此起彼伏,激烈的战斗让整个宛城笼罩在血腥的氛围中。

黄祖一脚踩住城墙上的石块,奋力挥剑斩下迎面而来的敌军。身边的士兵已经开始疲惫,渐渐露出惧色。然而,他的眼神依旧坚定,那是南阳郡的脊梁,守护这片土地的最后一线希望。

就在此时,一声痛苦的惨叫打破了战场的喧嚣。一名黄巾军士兵被弓箭射中,倒地挣扎,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周围的泥土。他的战友立刻扑上去,将他拖至一旁,但不到片刻,那名士兵便失去了生命,尸体横在战场上。战友们不敢停顿,依旧高举刀枪,向城墙猛攻,喊声震天:“杀!杀!杀!”

随着战斗的继续,黄巾军的压力逐渐增大。城墙上的守军并没有像他们预料中那般软弱,相反,守军的反击异常凶猛。城头上,黄忠出现在了战场,他冷静地指挥着弓箭手,一箭接一箭地射杀敌军先锋。每一箭都准确无误,射中目标时,敌军的身影瞬间被月光照亮,鲜血喷洒在空中。

城墙下,黄巾军的攻势逐渐减弱。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虽然他们仍在拼命冲击,但每一波进攻都变得愈加艰难。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多的黄巾军士兵倒在了城下,有的被箭矢射穿胸膛,有的被砍断四肢,鲜血染红了整个战场。

“快退!退!退!”张曼成站在阵营中,声音在喧嚣的战场中显得有些沙哑。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错愕,随即迅速转为决绝。他明白,黄巾军再也无法突破这道防线了,若不及时撤退,整个军队将陷入不可挽回的混乱。

命令传递下去,黄巾军开始乱作一团。那些尚能站立的士兵不知所措,很多人开始四散奔逃,战场上的混乱如火如荼。守军趁机发动反击,黄忠冷冷地盯着那些仓皇逃命的敌人,弓箭如雨点般射出,成群的黄巾军士兵倒下,尸体堆积在城墙下。

寒风凛冽,夜幕深沉,宛城的天空如同一张沉重的帷幕,笼罩着这片充满鲜血与杀戮的战场。城墙上,砖石的表面已经被无数次的攻击划出裂痕,风吹过时,砖石间的空隙中传来阵阵低沉的回声。原本坚固的城墙,在连日的战斗中,已经布满了裂痕,仿佛一座即将崩塌的古老堡垒。然而,这座城依旧屹立不倒,承载着守城士兵无尽的血与汗。

甘宁站在城头最前方,他的全身战甲已被战斗的汗水与血迹染红。铠甲上镶嵌的银色片甲反射着战火的光芒,肩甲上两条金色的龙纹若隐若现,彰显着他的身份与地位。长枪紧握在他手中,枪身泛着冷冷的光,他的眼神如刀锋般锐利,目光直视着那些试图逃命的黄巾军士兵。“黄巾贼,岂能逃脱?”他低声咆哮,语气中充满了决绝与冷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杀!”黄祖身穿重甲,面色铁青,他的声音震耳欲聋,如同一声雷鸣从战场深处传来。全身的重铠让他的步伐沉重,但他依然带领着最后的精锐突围,像猛虎一般冲向溃败的敌人。那些黄巾军士兵在他身后纷纷倒下,溅起的血花犹如盛开的梅花,瞬间染红了战场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