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这边则是只有少数的战船,而有大量的运输船,运输船中第一批运载的是一万精兵,有尹楷统领的先登营,吕布和他的飞龙骑,颜良率领的袁军精锐部队。其中只有飞龙骑是骑兵,其他都是步兵。因为船只大小和运力的情况,华北铁骑没有上船。何况这支队伍是攻城拔寨的,骑兵作用不大,有飞龙骑已经足矣。
运输船此后的任务就是继续运输士兵,早晚把十万袁军陆军全部运输到大江对岸去,但每次只能运送最多一万士兵!宋宪,魏续,侯成,成廉等将领分别陆续负责后面的袁军,每人率领一万军士到大江对面去支援之前进攻吴军的袁军!
赵云今晚的敌人应该不是吴军,而是这强对流天气和江面的狂风巨浪!
他虽然之前向袁尚表示希望自己能攻城,但是袁尚还是坚持让赵云执行艰巨的运输任务。
当然,袁尚也有自己的盘算。袁尚对害死马云鹿和肚中孩子,以及杀死董奉和华佗的人一直有把心系汉室的赵云算在其中。毕竟赵云是自诩汉臣的将领,袁尚日益做大势力,赵云担心袁尚会在将来取而代之,也是极有可能的!而既不谋反作乱,又能让袁尚难以称帝的方法,没有子嗣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也可能赵云没有这么做,但是毕竟他有这个嫌疑。然而赵云是个战功卓着的将领,又谨小慎微,袁尚总不能无缘无故的杀忠臣吧。所以让赵云负责在狂风骤雨的强对流天气反复二十次的来回渡江,其实危险系数是最大的!袁尚想借助这天气,杀死这个用处已经不大的赵云了。若是孙权被击败,攻打汉中张鲁和益州刘璋的将领多的是,赵云不是必需品了。
袁尚内心是这么盘算的,但嘴上自然不能这么说,而是把赵云捧得高高的,意思是自己把最重要的任务给了赵云,让他为自己反复运兵。
赵云不知是计,听完袁尚的慷慨之言反而有种热血沸腾,要和大江争锋,和老天爷对抗的不屈意志!
对尹楷和先登营,袁尚没有别的要求,就一句话,从陆路攻破袁军水寨,无论大火能不能燃起,或者能烧多久,他们都必须从陆地把吴军营寨撕破一个口子!
对吕布和飞龙骑,袁尚给了斩首任务,一旦先登营破开吴军水寨,吕布率军杀入,不要管寻常武将,他和他的赤兔马要找到周瑜!务必杀之!只要周瑜一死,即便吴军还有兵力,主心骨没了,统帅没了,吴军必败!
颜良的任务则是配合吕布和尹楷的作战,尽可能的拖住更多的吴军士兵,为赵云运兵和甘宁的水面作战制造更多的呼应!对于吴军将领也是见一个杀一个!丝毫不留情。
待所有将领都派出后,袁尚留了一万军队由自己亲自指挥,在袁军大营坐镇,同时也做好了出逃的准备!一旦今晚袁军作战不顺利,甚至袁尚中了周瑜的计策,导致大军被击溃,那么袁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迅速撤离这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袁尚的撤退方案也很完善,粮食,马匹,水,都已经备齐。就连撤退的方向和路线,以及沿路的接应都做好了,这个事情袁尚是让陈登负责的。自从在徐州,陈登的弟弟陈应为徐州百姓也为袁尚的计谋献祭之后,袁尚对陈登就十分器重,信任不亚于冀州的老臣了。袁尚也怕今晚自己没能骗过周瑜,反被周瑜击败,于是还是给自己留了后手。不过袁尚还是对自己的赢面有很大的自信的!
贾诩,司马懿,辛毗,三个谋士看着主公袁尚完全撇开哥仨进行调兵遣将的布置,三人也是唏嘘不已。
首先三人都十分认可袁尚的能力和智慧,袁尚一系列的布局和计划都算是十分完整和严谨。但三人此时更像是个局外人,主公从始至终的策划谋划压根没有同三个人说半点细节!说明袁尚对三人都没有那么信任,甚至不如陈登。
这也是袁尚有意而为之,袁尚不希望自己的权力中枢趴着三个老狐狸!袁尚在逐渐削弱这三个尤其是司马懿和贾诩二人的存在感和重要性。逐渐把二人边缘化!因为此战一旦获胜,袁尚攻打汉中张鲁和益州刘璋,压根用不着贾诩和司马懿的计谋了,而袁尚也已经成长为一个计谋大师了!
这样将来一旦袁尚统一天下,这些谋士因为一直被边缘化,在军中的势力也不会大,就不会影响日后袁尚的权力。何况司马懿是一定要除掉的!此时就把他边缘化是再好不过的!这样司马懿始终没有威望和权力,将来想挣扎,也是不能的!
袁尚则根本不在乎身后三个谋士有些冷落的身影,他在烈烈的风中,期盼的是大江对岸的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