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4月19日,大明帝国漠北省一处乡间小路上,有一支坦克部队正在进行跨区域拉练。
“隆隆隆~”
坦克的履带携带着泥土飞快的向前移动,这些坦克并不像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坦克,大明的豹式坦克从量产到今日已经过去了10年的时间。
10年的时间足以让战争的形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是无畏舰到超无畏舰,这之间的间隔也就七、八年的时间。
海军如此,陆军和空军更是如此。
若按平行时空的发展来看,这个时间点不仅是将星云集的时刻,也是科技发展的爆发点,各国为了战争加大了对军事武器的研发力度。
许多诞生在战争中的军用武器在战后下放到了民间,在第一次欧陆大战结束后,世界第一次大规模普及了高性能的燃油汽车。
世界汽车市场迎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代,这和大战期间军队用车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军用的发动机稍加改进就放到了民间汽车上。
在失去军用订单后,很多军工厂为了和平时代的经济转型而被迫做起了民用市场。
如今大明的坦克在经历过10年的发展后早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令世界各国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支进行跨区域拉练的坦克部队所装备的坦克就是大明陆军第二代中型主战坦克,比第一代雪豹坦克的重量更加的轻,全重不过37吨。
37吨甚至还不如一些百吨王卡车,这个重量的坦克是大明帝国专门为沙俄工团那稀巴烂的土地准备的。
超过40吨的坦克在沙俄翻浆期根本无法正常的通行,必须要减轻坦克的配重。
这辆坦克的生产工厂是大明辽东重工集团,所以它的名称就叫做辽东虎,也被叫做大明虎。
辽东的百姓都知道,辽东虎异常的凶猛,体格也比东南地区的老虎大很多,大明帝国庞大疆域内只有狮子能和辽东虎干一架。
由辽东虎的命名就可以看出这一型号的坦克作战能力是多么的强大。
夏裕村,一个位于漠北南部耕地区的偏远山村,这个山村刚好是牧场和耕地的交界区,因此这里的村民的经济来源是放牧和耕地。
平日不是农忙时节,这里的村民就会牵扯自家的牲畜到远处的牧场里放牧。
在乡间小道赶着自家羊群的杨穆心情格外的舒坦,今天他在检查羊圈的时候看见了自己的12头母羊生了仔,这可让他高兴坏了,这些羊仔可是能让他赚不少钱。
要是现在卖出去的话,12头羊仔少说也能卖50块钱,要是继续养着,明年他的羊群数量又会增加不少。
为了让母羊好好的产奶喂小羊,杨穆今天就要把羊群赶到北边的那处天然牧场,4月份儿青草早已经在春风的沐浴下长了出来。
“汪汪汪~”
忽然羊群中的牧羊犬朝着后方山谷里面大声的狂吠。
不知道发生啥情况的杨穆还以为是山谷里来了狼,他连忙的跑到马儿身旁从背包里抽出来一把猎枪,神情紧张的看着远处的山谷出口。
杨穆知道这附近是有狼的,有些野狼甚至敢跑到村子里面吃牲畜,他之前还听过村子里的人说最近有一个狼群从北边草原上迁移到了南部牧场,这些狼已经吃了不少牲畜。
村委会的那些干事们正在商议组织生产队的村民集体出动去猎杀这些野狼。
至于为什么杨穆手里有猎枪,那是因为杨穆考取了猎枪资格证,之前朝廷考虑到每个地区的情况不同,也没有完全的禁止出售枪支。
像夏裕村这种偏远乡村还有草原狼的威胁,自然是可以申请购买枪支。
不过大明帝国本土民间购买枪支有很严格的限制,首先得考取枪支资格证,得登记许多表格开证明信等等。
凡是售卖给民间的枪支都会在枪托处打上钢印,注明了是谁在哪里购买了枪支,若是发生了持枪伤人案件,那必然是层层向上追究。
这也导致大明本土的步枪商店生意不太景气,一般进到步枪商店的客户都是体验打靶射击的。
但是在本土之外的地方,比如南洋大区、炎州、阿拉斯加、堪察加半岛这些地区枪支出售的限制条件就很少,因为这些地方的海外移民数量较多,很多偷渡客在这里生活。
朝廷在这些地区的警力有限,为了解决百姓的安全性问题,大明朝廷就允许该地区的居民购买枪支。
“老天爷,这他妈的是什么东西,怎么还有地震啊!”
驱赶着羊群到一处小高地上的杨穆震惊的感受到这片大地在震动,远处还有一阵阵的“咆哮”声。
这种震动就像是有几千匹战马在同时奔跑一样。
咽了口唾沫的杨穆有些害怕的把食指放在了扳机上,他倒是想要看看那山谷里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随着声音越来越大,地面的震动感越来越强烈,杨穆的心也是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