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宫!
朱雄英坐在椅子上,半卷着身子,趴在喝茶的桌子上吃着饭。
用的是竹筷,瓷碗,吃的是面条拌着肉酱。
太子妃有些看不过去了,上前说道:“父皇,儿媳去给您炒几个菜吧?”
“不用!”
朱雄英挑着筷子,摆手道:“这就挺好!”
“父皇好不容易来春和宫吃顿饭,却只吃了一碗面条,儿臣心里过意不去啊!”
太子端着碗走了过来,坐在朱雄英对面,说道:“三弟就好个面子,加上又受了伤,还请父皇别太责怪!”
“朕有些后悔当初让他去司马院了!”
朱雄英吃着面条,有一句说一句的说道:“能力越大,越能作啊,今天,他拿你的东西,明天要你的春和宫,你是不是也要带着太子妃和皇长孙搬出去,给他腾地方?”
太子一时无言,低头吃着面条,他的太子之位是老爷子扶上去的,只要他不造他爹永兴的反,那就稳如泰山。
而且,朱雄英早已给他说过,这个皇位他不会坐到死,把朝廷的几件事做完,就提前传位。
太子也是明白人,老三就是有通天本事,也掀不起什么风浪,这个时候,还不如帮他求求情,也算自己这个当大哥的有情有义。
而且,太子已经生下了皇长孙,他爹永兴也说过,十岁就封皇太孙,废太子就得废太孙。
废太孙,那等于抽自己的脸,因为永兴他自己就是以皇太孙的身份继位的。
废嫡立幼,这对于朱雄英这种出身嫡长的皇帝来说,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而太子甚至从来都没想过,谁能动摇他的太子之位。
看太子不说话,朱雄英又问道:“老三的封号定下来了吗?”
“儿臣前些日子在文华殿和礼部官员,还有三叔商议了半天,最终定下以魏为王号!”
太子放下筷子说道:“定魏王,考虑的三弟的出身!”
朱文均的母亲是徐达的女儿,而徐达作为第一批开国功臣授封魏国公,二代魏国公徐允恭还是他的亲大舅。
朱雄英抬头问道:“你说魏王,倒是让朕想起来唐太宗有个儿子,也是魏王,据说唐太宗曾一度让立他为储君,取代太子李承乾……”
太子突然一愣,连忙说道:“儿臣这就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