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悟三心不可得,明见性恒常自在

上师回答说:是哒,你的明悟妙赞,此“见”体就是这样的名为“不存在”,用时显性,当用当有,即名存在。

我感悟说:如此这般,那真正的“我”也就不存在了,但又能随着我的执取显用而存在。我如果彻底不执不取,那也就归于寂灭了,我已经明白这样的境界就是涅盘,回归“见体”本身,能照破一切虚妄。

上师答言:由此可知,此“见体”觉照圆满,即你真性,觉了分明,于众变化中恒古不迁。而“心”是对境生起的分别知见,依此“见体”觉明妄立,故说“不可得”,非指本性觉明精见。

我问上师:这觉明精见的“分别性”与对境升起的“分别心”,我如何透彻的理解呢?我已了知,见树即见“见”,见“见”即见我;见花亦复如是,见万法即见我,离诸万物,“我”亦不可见。若不见“我”,那究竟是谁在分辨这“不见的我”?

上师回答:你说见树、见花,见绿、见红,你能明了是你在见,毕竟花树等印衬你是存在的,若离诸相,没有什么东西能印衬你是存在的,那又是谁在知道这“没有的我”?这个问题我以前就回答过你,无上菩提的这妙明性,常住不灭,觉照圆满。它是能够明了定义“不存在”的,它永远在不存在的前面。你以“我”妄立知见,故有此问。实际上,觉照之性,自知之明,皆“见”唯一,无有差别,这就叫以己见己。对于人们于万法而言,就是自心取自心。菩提能觉照显化“不存在”,亦能明白“不存在”,“存在”和“不存在”,皆是它“觉照圆满的体现”,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或者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皆是它自知之明的分明,这就是觉明精见的“分别性”。

我问上师:那对境升起的“分别心”呢?

上师回答:此“见精”本自妙空妙有,一体无别。但此分明有觉知,依此觉知,妄立种种色,归于知道,名“心里知道”。然后依此“知道”了知诸境而显差别相,名为“心在认识”,这种认识就称为“分别心”。不难理解,这种“分别心”分别的就是那觉明妄立的诸幻。这种觉明的妄立就是“识”最根本的原因。

我感悟说:我明白了!种种“心”相皆由“见”性显现,所谓“分别心”,实为对境生起的种种心,是名者,亦包括分别“无”的分别心。这样非有自体的名者,那就更别提有本质的分别性这样的功能了。这样的分别心,色尘消失了,种种分别心也就消失了,如此连分别的功能都没有了,那万法又如何呈现?现在才知道,平日所谓“心”,并非单一实体,而是诸多分别心的集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师回答说:是的,此真如妙明精见,妙觉如来,觉照圆满,了障分明,即说“分别性”。正因其自知之明,方能觉知“是什么”“不是什么”。众生迷于境相,误以为自己有灵魂之性,把它从诸般境相中虚妄抽离了出来。

我问上师:此唯一恒真之妙心,与诸分别心是否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