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基备战之际,弘农郡守段煨的求援使者也抵达晋阳。
就此事,赵基咨询贾诩。
去年李傕、郭汜就联军威逼,迫使段煨上交了人质,暂时隶属于李傕。
秋收后,段煨用粮食换走了人质。
因此李傕、段煨之间即将爆发的战争,也可以理解为军事讹诈。
李傕可以通过敲打段煨,强化自身权威,进而操控其他武装势力。
就动员潜力与持久作战来说,李傕已经大大的落后于赵基。
可这不是李傕束手等死的理由,他也要反抗一下,尝试能否聚集关中各军。
贾诩没有急着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三辅残破,破李傕后,将与马腾、韩遂接壤。此二人感情莫逆,情同手足。若是联军来犯,三辅又将陷入动乱之中。”
“是,我也顾虑这个问题,更担忧今年气候再次大旱。”
赵基语气平静,虽说大旱三年,他也这么安慰麾下文武吏士、百姓的,可万一今年再次大旱,成为大旱第四年呢?
就耕种、游牧恢复来说,河东、太原今年有抵御干旱、蝗灾的能力,勉强能撑过今年的冬季。
唯有今年风调雨顺,粮食产量恢复正常,那么才拥有拉三辅一把的可能性。
匀出粮食拉了这一把,那明年秦晋就要一起接受气候考验,要崩就是一起崩,会连着自己一起崩掉。
今年赌赢了,在赌明年,这风险有些高。
除非不当人,暂时将三辅土地归为牧场、草场,执行官牧,只在利于灌溉处进行农耕。
彻底平定关中诸将后,对关中执行高度高压统治,将生产力拉满,打倒各种寄生团体。
应该大概率不会出现赤地千里那种灭国级别的干旱,进行游牧的话,还能收割自然资源,养育一些人口。
眼前的局面,让他想起了一个叫阿提拉的全战游戏。
不仅要时刻计算自己的粮食度支平衡,还要警惕各种因寒潮、粮食减产而迁徙、沦为流寇的蛮族。
一个产粮基地崩了,就是全局崩,轻则几年白干,严重一点身死族灭,要么成为流寇之一,去祸害其他人。
比如吕布,现在已经跟南阳人、汝颖人彻底撕破脸。
如果吃掉南阳把地洗干净后,若不能恢复生产,等待吕布的,就是更大规模的崩塌。
三辅灾民在南阳,汝颖、梁沛等中原难民也跟着吕布、朝廷迁往南阳。
恢复生产力的话,这就是百万人口的基业。
还都是青壮为主,少有老弱的黄金人口,轻易能动员十万大军。
见赵基也担忧粮食不足,贾诩内心却觉得安宁。
虽然看起来赵基视三辅百姓如负担,原因是赵基将那里的人口当人,有救助的心思,才视为负担。
换个豪横一点的人,人口怎么能会是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