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当我没见过鸟铳的铅弹吗

“看这个情形不可能只有一门炮,十几门应该是有的,”

阿敏终于难得的冷静下来推测道,

“二将军炮应该只有一两门,其它应该都是灭虏炮。”

皇太极点头称是,忽然顾谓左右道:

“你们四下去看看,把能找到的炮弹都收拢到一起。”

很显然,他是想把炮弹集中起来,通过对比,证明阿敏的推测是否正确。

虽然皇太极的推测并不符合事实,但还是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充分体现了他对明军火器的熟悉。

难怪他接任汗位以后,八旗火器会逐渐超越明军呢。

正如皇太极所说,

二将军炮弹重约2~3明斤,总重约300~500明斤,合180~300公斤,长径比约 10:1 ~15:1,

属于中型火炮,身管略长,一定程度上兼顾了野战与守城,及射程与机动性。

从重量来看,二将军炮与同时期欧洲的6磅野战炮相当,后者重约200~300公斤。

然而二将军炮的弹重却与3磅团炮相当,几乎差了6磅炮一倍。

6磅炮的长径比是16:1 ~ 22:1,也超过了二将军炮。

所以论射程、威力和精度,二将军炮都差了6磅炮很多。

这不仅仅是设计的问题,还与冶金和铸造技术有关。

欧洲采用整体铸铜或铸铁加镗孔工艺,炮管更轻且能承受更高膛压。

明朝二将军炮为分段铸造,强度较低,长径比难以提升。

在弹药的标准化方面,双方也有差距。

欧洲6磅炮弹径公差控制在毫米级,减少燃气泄漏。

明朝炮弹普遍游隙较大,能量损失显着。

战术用途方面的差异就更明显了。

欧洲6磅炮专为野战设计,强调机动性与火力支援。

明朝二将军炮仍以守城为主,野战能力有限。

因为欧洲炮车设计更优,所以比重量相当的明朝火炮野战机动性更强。

灭虏炮弹重约1~2明斤,总重约100~200明斤,合 60~120公斤,长径比约12:1 ~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