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计,如果把库存部件全部用掉的话,船厂今年完全可以造出三十艘舰船。”
李国助点了点头,这次就显得冷静多了,沉吟片刻,说道:
“我记得你刚才说过,雅兰船厂现在有五艘库存船是吧?”
“嗯嗯。”颜思齐点头称是。
“那就先援助五艘库存船给毛文龙。”
李国助立即说道,
“让负责制造预制部件的部门不要停,我估计今年下半年会有一笔明国的大订单。”
他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因为今年四月廿一,袁可立就会上任登莱巡抚。
此人在任期间整顿军备、修筑炮台、调度水师,并协调朝鲜共同牵制后金,是明末辽东防御体系的关键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山东半岛及辽东沿海防务,
任期内大力整顿、扩充并强化了登莱水师,使其成为明末辽东抗金的重要海上力量。
登州、莱州地处渤海咽喉,早在明初就是海防重镇,明成祖时期已有水师驻防。
万历后期,为应对建奴的威胁,明廷开始加强登莱海防,但水师规模较小,战斗力有限。
天启元年,后金攻占辽阳、沈阳,辽东明军溃败,大量难民和败兵渡海南逃至登莱。
明廷急需在登莱建立一支能支援辽东、牵制后金的水师,
但此时登莱水师仍较薄弱,缺乏系统训练和战船。
袁可立上任后,立即采取多项措施重建登莱水师。
第一步就是造船与整顿军备。
袁可立在登州扩建船厂,保障舰船的建造、维护和补给。
他主持建造、修复了大批战船,包括福船、沙船等主力舰只,使水师具备远海作战能力。
他还为战船加装火炮、火铳等装备,强化火力。
不过受限于明代海船的结构,他为战船加装的火炮几乎都是射程和威力较小的弗朗机炮。
至于其他火器,则是明朝海军传统的火箭、火龙出水等华而不实的东西。
雅兰造船厂生产的武装商船普遍装备20门加农炮,多为12~18磅,火力远超明军那些只能装备十几门弗朗机炮的战船。
只要毛文龙能用它们取得战果,就肯定会引起袁可立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