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汉英见王爷问起了具体的问题,也就接着仔细地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原原本本地说与萧有和知道。
他解释道:“这事的起因是因为科举之事。太平天国也是有科举选拔的。钱桂仁镇守常熟时,以“四书五经”命题,违背了洪秀全旨意,触犯拜上帝教教义,遭到斥责,私下里也说,太平天国不以“四书五经”命题取才,断绝了读书人投效的道路,必不能久。“
萧有和听到这里,顿觉这钱桂仁还真是明白人,太平天国缺战将吗?答案是不缺,前期自己的老爹肖朝贵,杨秀清,后期的李秀成,陈玉成,还有黄文金,李世贤,陈得才,嗯,汪海洋抛开私心太重勉强也算是能打,还有个叛徒韦俊。但打江山容易,治理江山却要靠文人,看看太平天国,能拿得出手的文臣,早期的冯云山算一个,后期的洪仁玕算一个,除此还有几个?
萧有和叹了口气。他知道历史上,钱桂仁因为觉得太平天国不能用四书五经取仕,得不到真正的经治之才,必然不能维护长久的统治,不久后就会有第一次谋划投效清廷。于是他看着赖汉英示意他继续说。
赖汉英也摇头继续道:“李秀成率军攻打杭州,抽调苏州、太仓、无锡、常熟、昆山等地军队增援前线。钱桂仁认为时机成熟,于是钱桂仁找来常熟大地主徐少蘧,让他去联络江苏巡抚薛焕,表示愿意归降朝廷,协助官军剿灭“贼寇”,策划第一次投降。为表示投降诚意,钱桂仁暗中联系苏州、太仓、昆山等地动摇分子,“约苏州、太仓、昆山各城,联为一气,同时献地投诚,如有意见不协者,众共诛之。”可是,钱桂仁失算了。动静闹得太大,被李秀成得知后方基地不稳定,将杭州军务交给堂弟李世贤主持,本人星夜兼程赶回苏州大本营,坐镇指挥。李秀成一回来,苏州、太仓、昆山等地“动摇分子”不敢轻举妄动,钱桂仁投降一事终究是无果而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有和问:“反迹如此明显,忠王该采取措施了吧?“
赖汉英重重叹气大摇其头:“忠王觉得钱桂仁只是被天王斥责,想不通,说些怪话不足为据。忠王惜才,依旧没有不信任钱桂仁。“
萧有和听到这里使劲拧紧了拳头,因为他知道这个钱桂仁没有得到教训,一定还会反。
果然,赖汉英接着道:“当忠王接到天王的旨意,联络了十三位王爷,带领着20万大军从苏州返回天京,参加雨花台之战时,钱桂仁又与郜永宽等联手,策划了第二次叛变。这一次钱桂仁还是让徐出马,去联络江苏巡抚李鸿章,谋划献上常熟、苏州。”
萧有和经赖汉英这么一提就记起来了,历史上记载。此时,淮军接头人是程学启,也就是他老乡。钱桂仁、李鸿章、程学启三个老乡“协作”,苏南基地再次遇到危险。他不禁将拳头捏得更紧了。
出声问道:“忠王的计划被打破了吧?苏南基地是否能保住?”
赖汉英见萧有和紧张,心道王爷平日里一副稳如老狗的模样,谁也不会想到他虚岁才不过十九岁,有时候自己都感觉,是在跟一个久经沙场,四十多岁的成年人说话。
心中摇头抛开这些想法,赖汉英点头继续说道:“雨花台之战后,忠王本想执行“进北攻南”作战方案,却因苏南大本营告急,不得不返回处理。基地是无忧,但原定的作战时机也错过了,实在是可惜,唉!“
萧有和想这次的事情这么严重,忠王怎么都得有所表示吧,便问:“这次忠王该处理钱桂仁了吧,最不济也该撤去他的职务吧?“
赖汉英无奈地说:“并没有,此时,因钱桂仁的部下骆国忠叛变投降,献上常熟,钱桂仁乘机“甩锅”,躲过一劫。李秀成也知道钱桂仁心怀二心,但考虑到他手中兵马众多,有3万左右,杀他就是自断一臂,也不好动手,故而没有发作。忠王回到苏州后只是逮捕李文炳、徐少蘧,当众斩杀。算是对钱桂仁的警告。“
萧有和遗憾道:“忠王还是心太软啊!“知道这次钱桂仁又躲过了。
他此时又想起历史上,一年后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平天国纳王郜永宽、比王伍贵文等诛杀慕王谭绍光,献上苏州投降。结果,李鸿章背信弃义,宴会上处死“苏州八叛将”,还屠杀城内放下武器的太平军4万余人,史称“苏州杀降事件“。便问赖汉英此事的原委。
赖汉英拱手道:“说起来八大叛降之事,却倒是便宜了钱桂仁。“
萧有和疑惑的看向赖汉英,问:“何以见得?“
赖汉英见自家王爷也有不知道的事,便更加卖力的解释道:“那八大王死后,忠王为稳住钱桂仁,笼络这个已经是尾大不掉,拥兵自重的人才,亲自上奏天王,册封钱桂仁为比王,给他加官进爵。让他去协助,配合陈炳文、汪海洋镇守杭州、余杭。“
萧有和立即就想起来了,历史上的钱桂仁并未感恩戴德,而是继续策划第三次投降。当然,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因为他遇上了对手。受封比王后,钱桂仁依旧暗中联络杭州、余杭等“动摇分子”,谋划献城给左宗棠。谁知,汪海洋是个狠角色,有投降倾向者,全部被处死,悬挂首级于城上。如此,钱桂仁畏惧,暂时停止了活动。“
萧有和知道钱桂仁被汪海洋震慑这一节事情,但还是不知他是如何来到了黄文金麾下的。
便继续问赖汉英“后来呢?“
赖汉英说:“那汪海洋对钱桂仁并不信任,就想杀了他,但李世贤觉得正值天京城沦陷,太平天国再不能经历内乱,自伤元气了,希望汪海洋能宽待钱桂仁。汪海洋十分不情愿,但李世贤是自己的上级,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又不想在自己这里留个定时炸弹,两人僵持间,正好得知幼天王逃到了湖州,汪海洋便灵机一动,将钱桂仁支使到湖州,要他去配合黄文金。一来是呼应幼天王的旨意,给了李世贤一个面子。二来也是送走了一个不稳定份子。“
萧有和心中一想,知道历史上这李世贤也是因为对待投降份子处置不坚决,最后十万余大军被叛徒出卖战败,最后自己逃到汪海洋处被暗杀了。想到这里,不由得重重叹了口气,脱口说道:"若忠王早除钱桂仁,太平天国是否能改写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