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九鼎迷踪(春秋战国)
第五十六章:越窑秘釉
连绵的阴雨下了整整七日,子奚站在越国边境的矮坡上,蓑衣上的雨水汇成细流,顺着衣角滴落在泥泞的地上。远处山坳里,十几座龙窑的烟囱在雨幕中若隐若现,吐出青灰色的烟。那烟气不像寻常窑厂的热气蒸腾,反而沉甸甸地贴着地面爬行,像一条条病恹恹的蛇。
"客官,前面就是欧余山了。"带路的樵夫缩着脖子,眼睛不住地往子奚腰间瞟——那里挂着一柄用油布裹着的长剑,"这几日窑厂封山,说是要烧制贡品..."
子奚从袖中摸出半两碎银,樵夫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听说最近出了一种新釉彩?"子奚状似随意地问道,手指轻轻拨开眼前的蓑帽。
樵夫接过银子咬了咬,压低声音道:"可不是嘛!上月老周家的窑里烧出一只秘色碗,那釉面会变花样!"他左右看了看,"更邪门的是,打碎了的瓷片会流血水..."
子奚的指尖在剑柄上轻轻敲了两下。他从临淄一路追查过来,那些线索最终都指向越国的这座古窑场。共工玄女故意留下的青铜片,宋丘甲骨上隐藏的图案,还有那个半人半铜的传话者——所有碎片都在暗示,九鼎的秘密就藏在这些窑变的釉彩里。
雨势渐大,樵夫匆匆告辞。子奚解开蓑衣,露出里面商贾打扮的锦袍。他取下腰间长剑,换上一个装满银钱的褡裢,又往脸上抹了些尘土,这才朝窑场走去。
欧余山的窑厂比想象中还要破败;泥泞的场院里堆着成山的瓷土,雨水把表面的白色冲得沟壑纵横。几个窑工蹲在草棚下吃饭,见子奚进来,只是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
"这位爷,买瓷器往东走三十里,这里是窑厂重地。"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迎上来,脸上的笑容像是画上去的。他右手小指缺了一截,断口处泛着不自然的青铜色。
子奚作揖道:"在下是临淄来的瓷器商,专程来谈笔大买卖。"他从褡裢里取出一锭银子,"听说贵窑新烧出了会变色的秘釉?"
管事的眼睛黏在银锭上,喉结上下滚动。"爷说笑了,那都是谣传..."他嘴上推脱,手却已经接过了银子。
"五百件上等秘釉瓷。"子奚又加了一锭,"定金在这里,余款交货时付清 " 管事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他左右看了看,突然压低声音:"爷要是真想要...今晚子时,后山三号龙窑。"他搓了搓那根青铜色的断指,"只准您一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