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秦代工程兵

军议厅内,余音犹在梁上盘旋,众人却已心思各异地散去。

那“漠南筑城”的宏图,如同一块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

辛毗脚步有些发飘,几乎是戏志才半搀扶着才走稳当。

他压低了声音,透着深深的忧虑:“志才,主公此举,气魄确是盖世无双,可这其中的风险……实在难以估量啊。”

戏志才轻咳了两下,苍白的面容上,眸光却异常明亮:“佐治且放宽心。主公行事,往往有出人意表之处,非我等常理所能揣度。”

“我等只需竭尽所能,辅佐筹划,静待后续便是。”

他心中却在反复琢磨,主公那句“自有办法”,究竟是什么?这份笃定,这份仿佛凭空变出资源的底气,让这位智计百出的谋士,再次感受到了自家主公那深不见底的神秘。

另一边,张飞风风火火地追上了关羽,粗大的嗓门压低了些,却依旧嗡嗡作响。

“二哥!大哥这回可真是……玩得忒大了!”

“在鸟不拉屎的漠南盖城?乖乖,那地方风刮石头跑,比捅鲜卑人的老窝还难上十倍!”

关羽抚髯的动作未停,狭长的丹凤眼半开半阖,声音沉稳如山:“大哥行事,自有其深意。我等只需奉命而为。”

他侧首瞥了张飞一眼:“翼德,你须得看管好麾下那些鲜卑俘虏,莫要在此关键时刻,让他们生出乱子。”

张飞脖子一梗:“放心吧二哥!俺老张盯着,保管他们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稍后一些,黄忠与郭子仪并肩而行。

黄忠轻叹一声:“从未听闻有此等旷古绝今之壮举。只是……怕是又要苦了云中郡的百姓,这腰带,怕是得勒得更紧喽。”

郭子仪却有不同看法,他步伐稳健,言语中透着一股战略家的眼光:“汉升此言,子仪不敢苟同。”

“倘若漠南真能筑起坚城,屯驻大军,开垦农田,则北疆可得百年安稳。百姓方能真正免于战火袭扰,安居乐业。此乃一劳永逸之策,眼前些许辛劳,与长治久安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黄忠闻言,捋须沉吟,不再多言。

太守府,后堂书房。

刚刚修葺过的房间窗明几净,带着淡淡桐油与新木的气味。

陆恒并未急于休憩,而是立在一张巨大的漠南地图前。

这张图比军议厅那沙盘更为详尽,山川、河流、湖泊、草场分布一目了然,甚至还有一些用朱笔圈出的特殊记号,标注着矿藏、水源或是战略要地——这些,是他结合后世记忆与初步推测所标记的关键点。

窗外,云中城已经从昨日的狂热喧嚣中渐渐平复,转入了紧张而有序的建设节奏。

他负手立于窗前,望着外面忙碌的人流车马,心绪如潮。

召唤机器,是他扭转乾坤的最大依仗,却也是必须死守的终极秘密。

直接召唤几十万人和数不清的资源来建城池?太过惊世骇俗,无异于自曝底牌,引来无尽的猜忌与祸患。

他需要一个过程,一个旁人看来虽然艰难,却并非绝无可能的“合理”过程。

人手是第一道坎。

那几万鲜卑俘虏,充当苦力尚可,但数量远远不够支撑如此宏大的工程,况且他们桀骜难驯,忠诚度更是无从谈起,管理本身就是个巨大的难题。

必须要有更多、更可靠的“自己人”。

陆恒吩咐了外面的典韦不可打扰后,便拿出召唤器。

他略过各朝代那些兵种选项,直接筛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