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战开启前破境!

自此天下一统,江山稳固。

九鼎遂成“天命所归”之象征,代表王权至尊、国运昌隆、四海归心。

数百年后,大禹感念功业已成,功德圆满,遂禅位于其子夏启。

族人奉命筑起祭坛,向天地祈告,见证五帝之道。

因平定洪水之灾,并以九鼎镇守九州人族气运,

大禹所立功业远超前四位帝王,几乎可与三皇比肩。

当浩荡功德降临时,玄都亦如当年伏羲一般行事,

将大禹道韵融入己身,终于迈入准圣中期之境。

唯有遗憾,便是根基稍显薄弱,难以承载太多道力,

致使修为受限。

若非如此,这般接近三皇的功德入体,

未必不能一跃踏入准圣后期,甚至登临巅峰也未可知。

而作为五帝末位的常曦,则借着庞大的功德之力,

终于追上了羲和等人的脚步。

六耳猕猴也因斩杀水妖巫支祁,助人族理顺江河,

同样积累了不少功德,顺势突破至亚圣境界。

就连龙族,也因祖龙九子有功,得以分得些许福泽。

随着五帝相继证道,人族步入蓬勃发展的时代。

尤其是仓颉造字之举,对文明传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与此同时,截教也在每一次三皇五帝证道之时,

吸纳大量功德,收获颇丰。

然而有人得利,便有人心生不甘。

无论是阐教、道教,还是西方佛门,皆对此眼热不已。

可惜纵然心中妒火中烧,也只能望而兴叹,

悔恨当初在紫霄宫未能奋力争取一番机缘。

岁月流转,

大禹之子夏启建立夏朝,历经十三代,传十六君王。

终因夏桀暴虐无道,民不聊生,被商汤起兵覆灭。

商朝建立后,汤重用贤才,不拘出身,

在仲虺与伊尹辅佐下,国势日渐昌盛。

就在此时,九天之上忽然雷声滚滚,

洪荒万界无数修行者心头一震,皆知——大劫已启。

一时间,四方动荡,惊惧之声四起:

“完了……量劫真的开始了!我好不容易修到大罗,还没享够清闲日子啊!”

“不行,必须闭关!拼死也不能踏出洞府半步!”

“唉,真羡慕那些进了截教的弟子,若有他们那般庇护,何惧什么劫难?”

“这回怕是要血流成河了,咱们还是各自保全为妙。”

“唉,大劫之中,谁又能真正掌控命运呢?”

“……”

天庭,凌霄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