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带来的消息,如同在原本就暗流汹涌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守望者”的每一个角落。恐慌如同无声的瘟疫,在部分新加入的成员间悄然蔓延。疾行种、冰尸、焦鬼……这些光是名号就令人不寒而栗的新型变异体,预示着末世生存的难度正在呈指数级上升。
然而,在堡垒的核心层,恐慌迅速被一种更加冷静、更加务实的情绪所取代——未雨绸缪。
陈默将自己关在指挥中心整整一天。他没有被动的恐惧,前世在末世底层挣扎求生的记忆,此刻成了他最宝贵的财富。那些零碎的、关于各种变异体的见闻、传闻乃至血淋淋的教训,在他脑海中不断翻涌、拼接、重组。
他不需要像其他人一样凭空猜测这些新型变异体的特性,他需要做的,是从纷乱的记忆碎片中,提取出最关键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
一天后,一份标注着“绝密”的《特殊变异体应对预案(初稿)》被分发到了陈锋、老周、陈浩、陈雪、苏婉和吴教授手中。预案的内容,让所有看到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却又不得不佩服陈默思虑之深远。
针对“疾行种”(高速变异体):
· 核心威胁: 超常速度,迅猛突袭,难以用常规远程武器锁定。
· 应对策略:
1. 预警前置: 扩大声波、震动传感器监控范围,尤其是在平坦或植被稀疏区域,力争提前发现其高速移动产生的异常信号。
2. 区域组织: 大量布设低成本、大范围的阻滞陷阱。陈浩被要求立刻研发改进型的“绊马索”(高强度透明纤维绳)、密集铁蒺藜带、以及利用弹性树干制作的“弹射刺网”。
3. 近战革新: 守军近战小组需配备更长的长柄武器(如加长长矛、拒马枪),并加强“结阵防御”训练,以应对其高速近身扑击。陈默甚至根据模糊记忆,画出了一款带有倒刺和卡槽的盾牌草图,旨在限制疾行种的抓挠和冲击。
4. 火力密度: 在关键防御节点,部署可快速形成弹幕的武器,如陈浩正在试验的、多管联装的霰弹弩或者利用气压原理发射钢珠的“风暴喷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