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答案就在日常之中。”妙成龙指了指案头的茶盏,“你看这盏茶,水沸时茶叶翻滚,恰似我们躁动的心念;而待茶汤静置,茶叶沉淀,水色清明,这不正是‘寂灭现前’的写照?我们若能在待人接物时,不生评判,不执取舍,或许就能窥见一丝真常。”
盛施圆若有所思地点头,忽然皱眉道:“可当面对他人误解或利益纷争时,又怎能无动于衷?若一味忍耐,岂不是懦弱?”
“这并非忍耐,而是不陷入分别的泥潭。”妙成龙起身踱步,衣袂扫过佛龛前的檀香,“就像明镜照物,物来则映,物去不留。他人的言语如过眼云烟,若我们执着于对错,便是将虚幻当作真实。真正的‘寂乐净妙’,是内心有定,却非冷漠,而是以平等心对待一切。”
话音未落,忽有小沙弥推门而入,捧着一封书信道:“二位施主,山下有位商队首领听闻鹿泉寺藏有奇书,愿以百金求借《妙法西域记》一观。”
盛施圆下意识握紧书页,正要拒绝,妙成龙抬手示意,转而问小沙弥:“这位首领为何想要此书?”
“说是家中老父久病不愈,听闻书中佛法能解心魔,故想抄录研读。”小沙弥答道。
盛施圆一怔,与妙成龙对视片刻。妙成龙微笑着将书递给小沙弥:“告诉他,书在这里也不是独本,不影响我们学习,可以送你,但无需金银。若真能借此书化解心魔,便是胜过千金的善缘,要好好收藏,莫可轻视。”
待小沙弥离去,盛施圆感叹:“师兄这一举动,倒暗合了‘不执一法一相’的教义。若方才执着于书的珍贵,反倒成了分别。”
妙成龙望向天际渐散的晚霞,轻声道:“修行不在深山古刹,而在起心动念间。或许那位商队首领,正是佛祖送来点化我们的机缘。”暮色渐浓,鹿泉寺的钟声悠悠响起,二人的身影在佛殿光影中,与经文里的智慧渐渐融为一体。